设置

关灯


    每月逢到十五,青王府内的林管家,都要按规矩向青王禀告月里的大小事项,这一天,同样是每月府内下人们最清闲的时刻。

    很少出房门的林管家,每月十五这一天会离开厢房,整日待在王爷院内,也只有这一天,青王院子内的笙箫乐鼓会歇下一天,院内养着的那些姑娘们也难得能走出院子,而且甚至能走出王府游玩。

    可是就在其他下人们一派轻松,乘着花园内的荫凉,懒懒的打着哈欠时,余荫却不得不顶着烈日在管家的院子忙着晒书。

    说是晒书,事实上从林管家厢房内搬出来的东西里,还有不少王府的账册和名册。

    余荫是临时被薛七叫到这儿来干活的,至于王府里那么多下人,为何只唤她一个人在这儿晒书?

    只看了眼房廊下,那一对扇着扇子啃着甜瓜,带着如出一辙幸灾乐祸表情的主仆,她便已心知肚明。

    不过余荫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坏事,相反她一直想查一查青王府的名册,这会儿棘手的林管家不在,恰好她又被薛七拉来收拾林管家的书,简直是天赐良机。

    她没有遮遮掩掩,反而大摇大摆的在林管家的奴仆名册里翻找,可是翻了半天,除了福婆,也根本找不到多年前服侍过青王妃的奴仆踪迹。

    而且余荫还发现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,那就是根据名册记载,现今府内几乎所有的下人全都是在半年前才被招进了青王府,这根本不符合常规。

    越是显赫的权贵世家,府内老仆也就越多,可是青王府内别说老仆了,除了一直躲在黑院里的福婆,和一直跟着世子的薛七,呆在府内最长的奴仆丫鬟也不过只有半年,仿佛半年之前,当时青王府内所有的奴仆一夜之间也跟着人间蒸发了。

    少年世子赵青砚见他的小丫鬟趴在太陽底下的书架上,聚精会神的翻看着一本府内的奴仆名册,扔下吃了一半的甜瓜,抬步走到她跟前。

    “阿翠,你看府内的名册做什么?”赵青砚带着好奇,随口问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无聊而已。”

    余荫敷衍的应了声,合上名册,转而当着赵青砚的面去翻府里的账册。

    少年世子问:“你识字?”

    “回世子,略懂略懂。”

    拖长了音调,余荫垂着眼盯着流水账一般的账册,叹了口气,完全提不起精神。

    “本世子在和你说话,你这是什么态度?”

    赵青砚很不爽,抬手去捏余荫的脸。

    后者眼也不眨的躲开,道:“我不是回了世子您的话?对了,世子您贵庚?”

    赵青砚不明所以:“十七,问这个做什么?”

    十七岁,那么青王妃十年前去世时,这个赵青砚已有七岁,应当会记得一些事,只不过关于这位据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少年世子,云花谷着实没有太多的情报。

    更何况这个少年世子虽然脾气差了些,但也不是傻子,她也不好明目张胆的问,万一露出马脚,那可不是一般的麻烦。

    短暂的思量过后,余荫状若不经意的试探道:“世子,今夜江雨城里有河灯节,阿翠可以出去不?”

    “河灯节?那是什么?”

    赵青砚一脸迷茫,转头去问房廊下的薛七。

    河灯节是江雨城每年夏日必定举行的活动,城内男女老少都会聚到河边,点放各式河灯,祈愿来年风调雨顺,并且情意相投的男女也会在这一天互送信物,情定终身。

    青王被分封至江雨城已多年,被江雨城百姓极为看重的河灯节,外人不知道倒也罢了,但青王世子不知何为河灯节,那可就太奇怪了。

    余荫心思微动,面上却分毫不显,只听另一边的薛七回道:“听丫鬟们说,江雨城的男女会在这一天互送定情信物,还要点放河灯,反正很热闹就是了。世子,要不我们也去凑凑热闹?这些年我们一直跟着师父在山里修行,回来已有半年,却也没怎么出过王府,恰好碰上河灯节,不去岂不可惜?”

    赵青砚听完薛七的话,似乎有些心动,刚想松口,谁知薛七这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家伙,转而又对余荫揶揄道:“阿翠你想去河灯节,难不成是有了心上人?”

    余荫没搭理他,只是一边继续翻着账册,一边默默消化着薛七透漏出来的信息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世子赵青砚这些年实际上一直不在王府?

    那么这也就说得通为何他会有那样诡秘的身法,毕竟那不是一般江湖门派能够教出来的东西!

    这边余荫思绪辗转,另一边的少年世子却沉了下脸,因薛七那句揶揄,他很不高兴,没好气道:“河灯节不准去,都老实在府里呆着。”

    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薛七:“......”他何苦多一句嘴?!

    余荫并不太急切出青王府,漫不经心的点了点头,根本没有半点异议,薛七却不同,他忙找补道:“世子,我刚刚跟阿翠开玩笑呢!她就算要有心上人,也应当是世子。”

    “哼~,谁愿意当她的心上人?!本世子可不稀罕!”

    少年世子不自觉的挺了挺腰,嘴上说着倔强的话,眼睛却瞥向了一旁的余荫,等后者从账册中抬头看过来,他却又连忙收回了视线,绷着脸皮,看起来似乎有些紧张。

    余荫倒没什么特别的反应,她只是最后看了眼记载在账册上,一笔看起来颇有些突兀的巨款支出记载,便一把合上的账册,扭头开始把搬出来的书册往回搬。